2009年3月19日 星期四

fax modem Class1與Class2有什麼不同?

Class 1fax modem只是比data modem 多一點基本的傳真功能。fax modem與對方傳真設備的所有資料流程均由應用軟體控制。
Class 2是比Class 1更高級的傳真規程,在fax modem 晶片中運行更多的傳真協定。驅動modem不會因為傳真適時控制而讓PC繁忙(hold up),這一點對多工的環境和網路傳真服務是非常重要的。

傳真機使用黑白(bitonal)模式,以100x200或200x200dpi的解像度,每分鐘約可傳送一頁或以上的印刷或手寫文件。傳送速率為14.4kbit/s(千比特每秒)或更高,傳真機支援由2400bit/s起的速率,這種傳送影像格式稱為ITU-T(前稱 CCITT) fax group 3 或 4。

最基本的傳真模式只可傳送黑白影像,A4大小的原文件以每行1728像素及每頁1145行掃瞄,所得的資料將以專為手寫文字優化的哈夫曼編碼技術壓縮,可達到20份1的壓縮率。以9600 bit/s的速率,每頁1728×1145 bits,平均1頁需要10秒作傳送,相比下未經壓縮的資料則需要3分鐘作傳送。壓縮技術採用哈夫曼codebook 把每條掃瞄線中黑與白的長度編碼,亦由於兩條相鄰的掃瞄線通常十分相似,因此只把有分別之處編碼以節省頻寬。

用以傳送傳真的編碼技術有:改良哈夫曼編碼(Modified Huffman,MH), Modified READ (MR) (亦被稱為CCITT Group 3 fax encoding 或CCITT T.4) 及 Modified Modified READ (MMR)(亦被稱為 CCITT Group 4 fax encoding 或CCITT T.6).

有多種傳真標準(fax classes),包括Class 1, Class 2 及Intel CAS.

傳真機採用多種電話線調製技術,在數據機接通時的握手(handshaking)決定,傳真機會使用雙方皆支援的最高傳送速度,通常最低為14.4 kbit/s。
ITU 標準 公佈日期 傳送速率 (bit/s) 編碼方法
V.27 1988 4800, 2400 PSK
V.29 1988 9600, 7200, 4800 QAM
V.17 1991 14400, 12000, 9600, 7200 TCM
V.34 1994 28800 QAM

1970年代至1990年代的傳真機通常採用熱感列印(thermal printer)技術,但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,漸漸轉為以熱傳列印(thermal transfer)及噴墨列印技術為主流。

噴墨列印的其中一個優點,是可以合理價格印製出彩色文件,因此,不少噴墨列印傳真機都聲稱具有彩色傳真功能。彩色傳真經已有名為ITU-T30e的標準,但這種技術仍未被廣泛支援,而大部份彩色傳真機只可與同一品牌的傳真機傳送彩色文件。

第四代傳真機(G4; Group 4 FAX)
G4傳真比較G3傳真具有速度快、畫質解析度高,傳送錯誤率低等優點,因此可應用在機關行號之公文傳送,或是民眾辦理戶政、地政各項資料申請時之傳送複本,如此可節省公文往返或民眾洽辦的時間。